芷兰阅读之家

二 功成身死 (第3/5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禁大喜。为什么呢?因为邓艾径自冒险去进攻成都,对自己好处多多。如果邓艾成功,自己就能趁机分享红利;即便邓艾成功不了,他到敌方背后去活动,姜维必定要分出兵力去对付,我的压力就小了;哪怕邓艾全军覆灭,责任由他自负,也与我无关。总之,邓艾此举,对我只有利而无害,当然是大好事。邓艾我要利用,诸葛绪我也要利用。他立刻秘密报告司马昭,说是诸葛绪胆小怕死,不敢跟随邓艾挺进,然后下令把诸葛绪押上囚车,送回京城治罪。钟会只耍了一个小小的手腕儿,就把诸葛绪那三万多人马,收编到自己手下,然后在剑阁坐下来,以旁观者的心态,看邓艾的表演究竟如何,然后好出手收取私人的红利。

钟会绞尽脑汁拨弄个人小算盘的时候,邓艾却正在积极准备出兵。他能够取得预料的辉煌成功吗?他会凭借什么样的人性品质去取得成功呢?

此时的邓艾,已经到了七十岁的古稀之年,是三路大军指挥官中最为年长的一位,比刚刚四十岁的钟会,整整大了三十岁。但是,此时此刻,他又是所有指挥官中,气势和决心最为雄壮的一位,自私自利小算盘打得最少的一位。他从手下三万多人中,精心挑选出两万多精锐将士,然后挥兵出发。

首先要征服的,就是东西走向,最高海拔将近三千米的摩天岭。初冬十月,摩天岭上寒风袭人。邓艾身先士卒,从北面攀登到山顶后,又从南面原始森林的无人地带穿越下山。在完全无法下脚的地方,他就带头用毛毡紧紧裹住自己的身体,然后从高处翻滚而下。由于所带的粮食不多,山路攀登时体力消耗又大,所以经常忍饥挨饿。但是,看到七十岁的白发老将军,依然勇敢昂扬,不气馁,不叫苦,全军将士也就保持旺盛的士气,向前推进。

邓艾的行军路线,全长七百多里。按照现今最新的行政区划,大体是从甘肃省文县东南的青崖关,翻越摩天岭,到达四川省的青川县城附近;再经过青川县向南,到达江油市的雁门镇;在雁门镇掉头向西,到达平武县的南坝镇,也就是蜀汉的江油关;从南坝镇再向南,有一条险峻的山崖小路,当时叫做左担道,可以到达绵阳市,当时叫做涪县。左担道的得名,是在这里通行时,有一个方向上,只能用左边肩膀挑担子,如果用习惯的右边肩膀挑,就会与山崖发生碰撞而失足掉下山去。到达绵阳市之后,前往成都就是一马平川,没有高山阻挡了。

邓艾突然杀到江油关,在此守卫的蜀汉将领马邈,吓得赶紧举手投降。现今传统戏剧的《江油关》,演唱的就是这段故事。江油关丢失的消息传到成都,朝廷立即派遣诸葛亮的儿子,当时担任高级将领卫将军的诸葛瞻,率领一支人马前去阻击邓艾。诸葛瞻到达涪县之后,幕僚黄崇及时提出建议,赶快继续推进到前方的左担道一带,扼守险峻的山口,不让对方进入平原地带。如果诸葛瞻采用这个建议,邓艾的处境将会非常危险。但是,实战经验严重不足的诸葛瞻,却没有采纳这一建议,而是在平坦的涪县坐等邓艾。两军一接战,以逸待劳的诸葛瞻前锋部队,竟然败下阵来。诸葛瞻只好后退一百里左右,在绵竹县(今四川省德阳市北黄许镇)摆开阵势,再度迎战。

邓艾派遣儿子邓忠、将领师纂,从左右两边发动钳形攻势。激战开始时,吸取教训的诸葛瞻占据上风。两员将领没有得手,回去报告邓艾说:“对方打不下来啊!”邓艾勃然大怒,厉声喝道:“生死存亡,在此一举,有什么打不下来!”就要下令将儿子和师纂一并斩首。吓得两人赶紧指挥手下兵马,再度投入战斗。反正都是死,两人拼命向前冲锋。这一战,诸葛瞻和张飞的儿子张遵,当场阵亡。大获全胜的邓艾,乘势向前推进到雒县(今四川省广汉市),逼近蜀汉的京城成都。

当年十一月,对整个战局并不完全清楚的刘禅和朝廷群臣,误以为前方的军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南方纪事 全家偷听我心声杀疯了,我负责吃奶 反派:我成了主角师弟的替身 万千宠爱 周婶的妈妈 大魔女笔记 情深不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