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6.家境 (第4/8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价即买,耗资两万以上。玩腻了之后,又将鱼室扩建为小动物园,猴子、海豹、鳄鱼等俱全,还买了条大蟒,天热时缠在身上,故意站在门口,以致路人侧目,绕道而行。

盛宣怀的儿子盛老三日伪时期附逆,本来就家底丰厚,此时运销鸦片,逆产已无法计算。他在上海有十几处住宅。所用痰盂,都是以纯金制成的,其他如烟具、烟灰缸、高脚盆乃至挂在走廊上的鸟笼子,也都是金的。有人认为,盛老三享用之奢侈,是那些汪伪巨奸所望尘莫及的。抗战胜利后,盛家被抄,逆产清册达128页。其中有一只白金镶成的九角形大钻别针,当中镶着28克拉大钻一粒,周围镶有重约15克拉的小钻160粒。

何应钦夫妇无子女。他在南京、上海、无锡、贵阳、重庆等地都有豪宅。他的存款数外人自然无从知道,但抗战胜利后,南京某报纸曾发表一个“国府要人财产比较表”,将何列为仅次于宋子文的第二位,此消息虽难说是实情,但至少不离大谱。

刘峙多年搜刮所得,虽无具体数目,但他在汉口买下两个大里弄,在南京也买了一条胡同。合计近千间房子,其家当大体可估。

胡宗南曾说:“要钱干什么?我平生不爱钱,身上从不带钱,箱子里也从不放钱。”

汤恩伯家里不置产业,在各大都市不买洋房,国内外各大商埠也没有他的企业。他在当了两任师长、一任军长后,银行存款有80万元。当时法币还处在稳定时期,有属下建议他取出来活动,汤表示有钱应存在国家银行流通,不准提取。他常说:“孙中山死了,并没有要他家里拿钱去埋他。”

康有为晚年,过着“钟鸣鼎食”的日子。康公馆光是大米平均每四天就要吃掉一石(176斤)。康家仆役每天采购日用品、副食品多用汽车运输,每月单伙食费就要花费400银元以上。康有为不断与外界联系,时常“通电”对国事表态,据说电报费每年可达上千银元。再加上婚丧喜庆应酬费等等,总开支平均每月2000银元左右。康有为55岁以后在上海和江南生活的14年间,每年花费不下两万银元。

民国初年,蒋介石混迹上海滩,娶姚怡诚为侧室,成天在外花天酒地。蒋家雇了一个厨子,一个当差,一个女佣,但工资常发不出来,他们的日常生活往往靠来客赏赐维持。许崇智每次去蒋宅,必赏茶包50元。此外又找一些朋友去打牌,由姚怡诚抽头,平均分给三人用。蒋当时的朋友中,以张静江最富有,是湖州南浔四大豪门之一。蒋在上海活动的经费及生活费,都仰仗张静江供给。据说由蒋经手向张陆续支用的钱达十余万之多。

郑伯昭是上海滩的大买办,但生性吝啬,就喜欢用算盘算账,属于一毛不拔的典型。但他也有另一面。郑有六男四女,他把其中的两个儿子送到剑桥大学读书,归国时,从欧洲运回各式各样的汽车,郑家搁汽车的地方一度被人说成是汽车展厅。郑本人也坐着当时最名贵的Rolls Royce(劳斯莱斯)牌轿车。郑家有私人游泳池。英美烟草公司举行盛大宴会时,郑的妻子有时也出席,帽饰上嵌着两粒蚕豆大的钻石,不少洋人的女眷都看了发愣。郑的儿子们还养着几十条狼狗,雇专人做狗馒头,每天要吃进去几十斤牛肉,解放前夕,这批狗被主人包了一架飞机运往香港。

1948年夏秋之间,蒋经国在上海督导经济。9月11日,蒋曾传讯周作民,要其交代所藏外汇数目。周答:“我个人没有外汇,我从事金城银行工作几十年,除在上海、北平有三处房地产及一些银行股票外,个人向来不做外汇买卖,也不积存外汇,仅有美金三五千元。”

张伯驹的父亲去世后,遗有50万元的盐业银行股票。张将其中30万元给天津家用,另20万元留北平家用,他用这笔钱买了宋元字画,以后又向盐业银行陆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从学霸开始 怎么还不哄我[娱乐圈] 重生成O,我在星际传播华夏文明 开局穿越六零,他靠双手发家致富 先婚后爱:闪婚老公100分 锦衣异闻录 绿光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