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自由是个新道统 (第2/9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启动,随着思想解放大潮兴起,自由主义久旱逢甘霖。有学者说,自由主义是伴随着中国知识界对极左时代文化专制主义的批判与反思出现的,自由主义与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同步产生。这话不错。

由此发端,历经30年,自由主义思潮在当代中国的轨迹,经历了两次起落。

先看第一次起落。

“文革”惨剧之后,社会各界对个人价值和权利的迫切呼唤,昭示了自由主义长期冬眠之后的复苏。换句话说,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思想与自由主义思潮有一段“蜜月期”。当时,双方有共同的阶段性目标:打破个人崇拜,冲决思想禁锢,扩展个人自由,呼唤民主法治。

初起的自由主义,有两个特点。一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历经长时段文化禁锢之后,知识资源匾乏,中国大陆的自由主义缺乏理论自觉,所以没有人明确举起自由主义理论旗帜;二是由于80年代反复开展“反自由化”运动,压力很大,也没有人敢于举起自由主义的旗帜。

当时的自由主义思潮萌芽潜行,随着庞大的西方著作翻译工程的进展而逐渐抬头。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些大学开展的人大代表竞选活动和生存了一年多的西单墙大字报,批判毛泽东晚年思想和“文化大革命”,呼唤民主,要求打破精神枷锁,无疑是自由主义的呼声。1984-1989年的文化大辩论以及80年代后期的新启蒙活动,表达了自由主义持续的人文追求,即人的解放和人的价值的再发现。

80年代最响的口号是“思想解放”。但在这个口号下面,涵盖了各种不同主张。自由主义思潮认为,思想解放的目标是实现自由、人权、民主,最终建立宪政民主国家。

有人说,80年代是自由主义的一统天下,其实并不符合实际,自由主义的传播还是遇到不少曲折。在80年代,围绕“清污”、“反自由化”等问题,决策层与自由主义产生分歧,但二者仍然共同致力于支持农村改革,扩展个体私营经济,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中国走向世界。

其后,在政治改革等问题上,决策层与批评现行体制的自由主义渐行渐远,自由主义思潮遭到挤压。

八九政治风波中,自由主义与威权主义迎面相撞,陷于失败。风波之后,自由主义主张遭受严厉批判,陷入低谷。这是自由主义第一次失落。

在低谷中,知识界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激进自由主义思潮进行反思,认识到中国政治改革的长期性和渐进性,理性温和的自由主义渐渐上升。

<h3>90年代:自由主义复起</h3>

再看第二个起落。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批判了左倾原教旨主义教条,启动大规模市场化改革,思想解放重新抬头。自由主义思潮历经磨难,获得新生机。自由派知识分子坚决反左,支持改革开放,支持经济领域深人变革,并且在融入全球化、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私营经济、保护私人产权、加入世贸组织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与决策层再次形成共识。而左倾思潮却在这些重大问题上公开反对现行路线方针政策,给执政者造成极大困扰,自由主义与决策层的紧张关系有所缓解,并且成为制衡左倾思潮的力量。由此,自由主义复起。

中国在90年代初确立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使经济自由主义的旗帜鲜明地亮了出来,为自由主义复起立了头功。在这方面,吴敬琏、厉以宁、董辅扔、张五常等老一辈经济学家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济自由主义的主张由于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急迫需求,遂成为影响决策的活跃力量,甚至一度进入决策中心,发挥了推动经济体制改革重要作用。

确立了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之后,学界对市场经济与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再撩一下试试 藏在我心底的你 王者学霸系统 帝宴:天下永乐 界隙穿梭李云龙抗日援朝双界传奇 异境龙闻 锦绣凰图之重生侯府嫡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