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2高调门不一定是好事 (第2/4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是看得出人的不自由,愈是看得出世界的无尽的缺陷,选择的调门就会愈低。

而苏菲的男友尼敦倒是调子极高的。他深深地痛恨法西斯屠杀犹太人的罪行,他恨乌及屋,除了死者,他怀疑一切活着从奥斯维辛集中营出来的人,因而对苏菲污辱之、审察之、嫌憎之。是的,苏菲确有弱点或者叫污点。那么尼敦呢?影片告诉我们,以偏执、严厉、冷峻的面貌表现出来的尼敦,其实是一个不可救药的精神分裂的疯子。

看一个人或一件事,不能只看调门,尤其不能看他责备旁人时的调门,重要的是看他的行动,他的记录。大德无名,大勇无功,大德大勇的人是不会为自己吹吹打打的。站着,所以不会腰疼的高调大话,是不算数的。“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命题,看起来不如“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调门高,实际上呢?这还需要讨论吗?离开了实际实效实情,有些高调其实是相当可疑的。

但是反过来说,如果只有壮烈牺牲了的人才有权要求别人在必要时壮烈,我们的哲学会不会变成胆小鬼乃至叛徒的哲学呢?这又是一个人生的悖论了。

我们设想一下另一种高调选择之可能:就是说需要选择的不是两个坏人中的不更坏的一个,而是在两个极好极好的人中选择最最好的。也就是说是两利中的选择。这令人想起俄罗斯民歌《山楂树》,树下的姑娘面对的是“两个一样好”的青年人,但是二者不可得兼的形势却孕育着严重的后果。如果幸福的姑娘久久不能在两个一样好的青年人中做出应有的选择,那么她就很可能要遭遇道德上、舆论上,直至人身安全上的麻烦。这也是福兮祸之所伏;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两利的结果产生了两害,就是说,你必须考虑:选择而有失误与迟迟不做选择的优柔寡断相比,这两害究竟哪个更轻呢?这值得三思。“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这个比喻既高调又低调。从人的本性来说,其实是想要既食鱼又食熊掌的,但是人生在世并非什么百分点都可以占全了的——这又貌似低调了。孟子用这个二者不可得兼的比喻指向的却是“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的惊天动地的大问题,要求的是做出“舍生而取义也”的壮烈选择。这说明,低调与高调并非截然对立,低调地面对现实也会在必要时做出崇高壮烈的决定。

自然也有轻松的选择,例如购物。购物是在诸多利当中的选择。(也有害吧,起码你得交钱。)做这样的选择时最容易发生的情况是犹豫不决与动摇反悔,反悔了再去退货。购物的时候愈是犹豫不定、费尽心机的人,愈是容易在购后退货。可叹的是,他或她忘记了本应在无尽的挑剔占用了大量宝贵时间与为了节约时间宁可少挑剔一点、马虎一点之间选择。可惜的是人生中的许多选择的改变远远不像购物退货这样方便。于是人们发明了口号,叫作无悔,叫作义无反顾。无悔无反顾是可以的,而且这精神常常是伟大的,当你从事一件崇高的事情的时候必须如此。当你回顾做得并不漂亮的某些事的时候怎么样呢?有时候也要强调一下至今不悔之类,因为有些事老是悔,老是反顾,老是口欲言而嗫嚅、足欲行而趔趄,就会弄得十分糟糕,也就是说比硬着头皮顶住有害多了。但把某种坚决与无奈变成高调,就可能有些愚蠢了。我们究竟是不是已经够聪明乃至过分聪明了呢?其实人类是常常干蠢事的,一件蠢事也许会干几十年几百年,一种错误可以犯许多次。例如几千年前的秦始皇就派人寻找不死药,而至今人们仍在追求神秘的方术或在传媒中做“准不死药”的补药广告。

我看过一部法国影片,描写一个资深警察与一个黑手党头子斗争,为了逮住尚无足够犯罪证据的坏人,老警察采用了许多非法手段——从溜门撬锁到肉刑逼供。这使我深有警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可以说是世界性的现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草色烟波里 重回九零拆迁前 [星穹铁道]网友想和你面基 极致娇宠,从一夜深情开始 为军火库舔女主三年,她却当真了 1941重启波斯 男配视频直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