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15章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每天写文时间变长,收益自然水涨船高。

不再用系统币买中药之后,看着写手系统中系统币一天天增多,季宣和码字都更有劲了。他不知道邮给肖冰的那批货带给了肖冰怎样的好处,从哨兵每个月都会打赏一千到一万不等来看,肖冰应当是满意的。对于季宣和来说,他知道这些就足够了,其他的他不需要知道。

这几个月以来,光肖冰的打赏他就能分成好几万,再加上订阅以及其他读者的打赏,到现在为止,季宣和已经积攒了二十几万系统币,勉勉强强够买最低级别的试毒玉环。不过季宣和没有立即购买,必须留有足够的系统币用来应急。

今年的天气反反复复的,要么长时间不下雨,要么不是阴雨连绵就是暴雨滂沱,农户的心一会上一会下,被折腾的够呛,却也没到灾害的地步。按照有经验的老农预估,若一直这样下去,收成会略减,无大碍。尽管结果可能还不错,但这中间的煎熬却并不那么令人好受。

盐田最怕的就是下雨下雪,这种天气盐田几乎没什么产出。盐工早就习惯了,每年都要经历这样的天气,只要不是长时间如此,收益还是不错的。

季宣和有五亩盐田,碰到下雨天盐工自然也只能望天兴叹。好在这样的时候并不太多,到现在为止,季宣和名下盐田收益已超过五十两,估计到年底怎么也能收个百多两。

自从季宣和穿越到锦朝,除了那次发烧之外,期间也病过几场,毕竟身体较之常人要弱,生病是难免的,不过病情都不严重,吃上几次药就痊愈了。越到后来,季宣和生病的次数越少,标志着他身体越来越健康。

其实季宣和挺佩服自己的,那么苦的中药,他居然能面不改色地喝下去,并且一喝就是半年,他都不知道他的反应神经居然有这么粗。

日子一天天过去,除了天气多变之外,无甚波澜,很快就到了秋收季节,杨家埠田间地头一片繁忙。

一年的忙碌就是为了这一刻,秋收最怕下雨,为了抢收,村民天还没亮就赶到田地里,恨不得化身庄稼直接戳在那。

季家雇了不少短工,开镰之后进度自是比旁人要快。等季家粮食晒干全部入仓,部分村民甚至还没收割完毕。有几家比较倒霉,人少地多,收的慢了些,正好赶上一场雨,没收完的那些粮食淋了雨,好在情况并不严重,只损失了很少一部分。

杨家埠这边小麦水稻等只能种一季,部分粮食蔬菜若安排的妥当,则能种上两季。季宣和不通农事,却知道一些肥田的作物,包括豆子苜蓿等。锦朝并没有出现化肥,靠自然的农家肥并不足以供养大量农田,所以常常休田轮作。

由于只种一季,田力耗损没那么大,杨家埠不需要采取休田的措施,但想要肥力完全跟上种植的步调,却也不容易。一旦肥力不足,粮食产量自然下降。所以种久了,常有良田变中田甚至变成薄田的事发生。

往年秋收后,除了种一些蔬菜之外,其余田地都会空着。季宣和就提议撒些紫花苜蓿和紫云英,紫云英不仅人能吃,也是很好的饲料,不收割的话还能用来肥田,好处很多。紫花苜蓿主要作为饲料,也能用来肥田,同样是不错的选择。

反正只有第一次种植需要买种子,来年就可以自产自收,费不了几个钱。季宣和问明大致的种子数量后,就让邱伯跟着张庄头去康平县城采办。之后的事他就不管了,其实想管他也管不了,这事他不在行。

邵云辰听得很认真,将其中要点都一一记下来。他一直在攻读农书,虽然不下田,却已经通不少农事。等以后家业多了,庄头们想糊弄他是难上加难。

“砰砰”季宅大门被敲响,身兼门房差事的李仓赶紧应门:“谁呀?”

“开门,是季府孟管事。”随从殷勤地上前介绍。

吱嘎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南方纪事 全家偷听我心声杀疯了,我负责吃奶 反派:我成了主角师弟的替身 万千宠爱 周婶的妈妈 大魔女笔记 情深不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