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133|3.22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没有电,所有器具能改进的幅度有限,织布机和配套的纺纱机自也逃脱不了这个规则。能提高几成效率,在季宣和眼中也就那样,在织工们眼中可就了不得,一个个对新式机器爱不释手,好似许久没进荤腥的饿狼般盯着,直看得季宣和同邵云辰起了满身鸡皮疙瘩,两人赶紧从织坊中撤出来。再待下去,织工们就该盯着他们流口水了,实在是热情的让人承受不住。

良种分配,第一次是僧多粥少,不少人想要而不得,待收获几季后,这种情况就大为改善,自此锦朝大部分田地都种上了高产粮种。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一晃三年过去。

如今的锦朝已经大变样,百姓不说日子过得多好,至少食不果腹的人少了许多,大多数人都对现在的生活很是满意。

世子已经开始跟着安王办事,季宣和教的本就不是锦朝最重视的经史子集等,陈煜一到年纪,他的使命也就完成,现在出任工部左侍郎,正三品,只有工部尚书这么一位直属上司。能做到尚书职位的,除了极个别运气逆天的人,通常都是人情练达之人,加之消息灵通,知道季宣和是能同安王说的上话之人,不会故意为难他。

只要不触犯他的底线,季宣和还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工部里头唯三的高官气氛一派和谐,底下官员自是不会那么没眼色的上前挑衅。季宣和日子过得很舒畅,当然,偶尔的矛盾无法避免,不过都没闹大,旁人随意劝解一二,当事人就借坡下驴,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大部分官员为人都极为圆滑,轻易不会得罪人,更不会动不得就与他人结仇,这不是嫌自己死得不够快吗?

季宣和所在工部只是锦安郡的中央官府,要是放在锦朝六部中,这可就没有那么和谐了。那里是无风都要起三尺浪,更不用说意见向左时,辩驳都能上升到疑似吵架的高度。可想而知,在这种环境下处理公务,得有多水深火热。

明知如此,却很少有官员会退缩。考科举不容易,好不容易入仕,日常闹腾一些,费点脑子,正好锻炼锻炼口才,只要承受的住那样的环境,其实也没什么。

季宣和就有幸见到过一回,一个个文官穿着威严的官服,说话不带脏字,却能将人说的面红耳赤。索性争论的几方早就练出了一身口才,反驳的言论同样高水准。真正是,你来我往,唇枪舌剑,非一般人能担当。

这要换个普通百姓过来,估计能不能听懂都还是个问题。如今这年头,当个官也不容易,嘴皮子不利索,在锦朝中央官府,根本出不了头,申请外调反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季宣和所在工部显然没有这样的水准,他倒是觉得中央官员了解一些外邦人的国情,大概就能胜任外交大臣这一职务了。有了这些人的存在,锦朝以后再也不用担心缺乏这方面的能人。

除了最开始那一回,其他新良种都是直接交给安王,等第二季时,季宣和他们才会和文府以及潘家一起,这时,已经有部分人跟着一起种,也就不那么打眼。

不少人都在打听后续良种的来源,虽然他们都在猜测是不是季宣和提供的,毕竟根据第一回探听到的消息,很有可能就是他弄到的资源,但因着没有实证,中间还有安王为他保驾护航,除了另外四郡王爷,其他官员想从安王这里撬开一丝缝隙,这难度太大,他们至今未曾办到。

有时候人并不一定手握证据才能怀疑一个人,要想知道,最快的途径莫过于直接动手,将人给抓了,审问一下,他还能翻了天去?

这样想法的人很多,真正付诸实施的却没几个,而那仅有的几人,下场好像都不咋样,有被吓傻的,有失踪的……反正没有一个有好结果。

季宣和一家倒是一点损失都没有,第一批人铩羽而归之后,极个别仍不信邪的人,又派了第二批,照样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再撩一下试试 藏在我心底的你 王者学霸系统 帝宴:天下永乐 界隙穿梭李云龙抗日援朝双界传奇 异境龙闻 锦绣凰图之重生侯府嫡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