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白居易要离开杭州了,由于其政声斐然,各界群众纷纷自发组织起来送别,盛况空前。
感此盛情,白居易诗兴大发,作《别州民》诗,诗中对自己治理西湖的功绩颇为自豪的:
“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甘棠无一树,那得泪潸然。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白居易在杭州生活很清廉,在他所作《三年为刺史二首》中有所体现
其一:
“三年为刺史,无政在人口。
唯向城郡中,题诗十馀首。
惭非甘棠咏,岂有思人不。”
其二:
“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檗。
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
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这种简单朴素又不失优雅闲适的生活方式,倒是很符合白居易的作风。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白居易邻郡的密友元稹。元稹在任浙东观察使、越州刺史期间,既放意娱游,稍不修边幅,以渎货闻于时。元稹当初致位宰相,靠的是宦官的帮助,因此为了能够重回朝廷掌权,元稹在地方极力聚敛钱财用于贿赂宦官,以至于被认为“素无检操,人情不厌伏。”
清廉的白居易与贪婪的元稹竟然是一时无比的好朋友,这确实是一对矛盾的组合。
杭州刺史的俸禄是极高的,有8万钱,此外还有各种杂给、料钱、职田收入以及州府公廨的利钱,在经济发达的杭州,这些收入当然是不小的数目。
但对悟道的白居易来说,这些钱财似乎没有太大的用处,除了应付日常生活开支,白居易把所得薪资都积蓄起来,到了离任的时候,白居易把这些钱拿出来作为社会公益基金,用于维修西湖水利、救赈灾荒等。
白居易在杭州留下了白堤、六井,以及无数优美诗篇和传说故事,但他带走的却只有两块石头、一只鹤。正如他后来隐居洛阳时回忆:“三年典郡归,所得非金帛。天竺石两片,华亭鹤一只。”
从长安前往杭州,有两条路线可选。一是由洛阳、汴州,入江淮运漕,经徐州、扬州、润州、常州、苏州,以达杭州。二是由商州、襄阳,入汉水、长江,再由润州转入运河,南下杭州。显然,第一条路线路途较近,是首选。
白居易赴任时,恰逢汴州的宣武军发生兵变,乱兵驱逐节度使李愿,拥立大将李介为节度留后。唐穆宗及宰相李逢吉拒绝任命李介为节度使,派义成节度使韩充兼任宣武节度使,调忠武节度使李光颜、兖海节度使曹华、武宁节度使王智兴、宋州刺史高承简等兵力征讨汴州。这样一来,汴州漕路就不能通行了,因此白居易往杭州赴任只能从襄阳走长江线,这才有了白居易重游江州的佳话。
白居易离开杭州时又不一样了。汴州之乱早已平定,时任宣武节度使兼汴州刺史的是白居易的老朋友、牛党领袖令狐楚,当年白居易从忠州调回长安,就深得令狐楚之助,两人交情非浅。于是白居易选择了从运河启航的路线,从苏州、常州、扬州,北上徐州,再从汴州、洛阳,折向长安。
白居易这样走还有一个考虑,那就是回郑州、徐州老家看看。
白居易一家搬离符离,与湘灵永远失去了联系。这大概也是白居易为什么要回到徐州来看看的重要原因。
白居易回到符离,看到了过去住过的老宅,那里早已买给别人。而湘灵却怎么也找不到了。
这些年来,徐州夹在淄青、淮西两大强藩之间,战争、动乱凭仍,湘灵也许早已在战乱中罹难,也许已经流落他乡,不管怎么说,白居易是再也见不到她了。
在一片失落和惆怅中,白居易走到了洛阳,此时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