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1406章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收拾。

裴炎注目看了良久,自当初来到学术院开始,这位大哥便看管着这里,他将这里的书籍当作珍宝。

这是一个学识很渊博的大哥,凡有不懂的,只要问他,他都能回答上一两句。

天色就要入夜了,吹来的风越来越冷,裴炎匆匆走出了学术院。

这年的六月,关中正值夏季,酷热的阳光好似要嗮死这世间的万物。

关中的退耕还林建设还在继续,崇德坊的学子们纷纷提议,应该让突厥人控制放牧,关中不得再有大规模的放牧,河西走廊应该控制放牧的数量。

过度的放牧会导致草地被破坏,会让更多的草地变成荒地。

信奉骊山学术派的学子一天比一天多。

裴行俭站在一处楼台上,笑道:“骊山县侯曾经说过,真理是越辩越明。”

薛仁贵迟疑道:“如果这个提议被朝中准许了,突厥,回鹘人说不定会作乱。”

“不见得会作乱,也不用一概否决,朝中只要决定放牧的大季与小季即可,该放牧的时节可以放牧,不敢大肆放牧的时节限制牧民,甚至可以制定出大年与小年,因形势而变,确保草场不成荒漠。”

听到旁人的话语,裴行俭侧目看去,是个年方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便问道:“敢问当面如何称呼。”

对方行礼道:“在下郭正一,如今在李少卿的鸿胪寺任职。”

裴行俭看向薛仁贵。

薛仁贵点头,表示是自己多虑了。

半月之后,正如郭正一所言,朝中给关中河西走廊,乃至突厥与回鹘人都设置了放牧的时限,命关中各地,河西走廊四郡在特定的时节,限制放牧。

骊山的学术派又一次胜利了,他们的提议被朝中采纳了。

这个新起的学派似有着无穷尽的生命力,不断吸纳着年轻人,甚至有不少坚持黄老之学的老人家也开始专研骊山的学术。

一辆火车从骊山出发,它正在往洛阳而去。

火车上装着的是关中货物,将洛阳与长安城连成一片是前无古人的壮举。

皇帝再也没有说过迁都,也再没有朝臣进谏迁都洛阳。

因为不需要了,当关中与洛阳连成一片,物资流转,关中不再是个被潼关与崤山隔绝的地带。

而大西北的兴建就要开始了,植树造林的人越来越多,骊山制定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每个从学术院毕业的学子都要去河西走廊种十棵树,并且每年都去看自己的树木是否长好了。

如果种下去的树死了,那就要重新栽种。

学子有了默契,夏季刚结束的时候,就有百年轻人走了出来,他们是今年刚毕业了,在加入关中生产之前,他们还要走一趟西北。

后记(八)

裴炎虽不是骊山学子,但他身为太府寺少卿还是走了一趟河西走廊,亲自去看河西走廊的水土。

现在的大唐官吏讲究务实,讲求实效。

以岑文本,许敬宗为核心的朝中骨干来主持大局。

张大安,郭正一,李义府等后起之秀为朝堂主力,大唐的朝政迎来了新的风气。

敢于探寻,敢于尝试,敢于创新的精神一次次地冲击着如今的这片大地。

正乾三年,夏季的早晨,张清清一早就带着安全帽与工匠们前往长安城了,她继续修缮皇宫。

李世民与张阳来到骊山的车站。

今天车站有重兵把守,显得空旷又安静。

李世民年过五十五岁,此刻双手背负走路还是很精神,他看着眼前这个庞然大物,颔首道:“这就是火车吗?”

张阳站在一旁摇着手中的蒲扇,“嗯,喜欢吗?”

李世民摇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何所冬暖,何所夏凉 美熟肉夫人 王爷你错了,和离后的王妃杀疯了 我的漫画风靡咒术界 武极狂神 我,人鱼,鲛族团宠 总裁,您的夫人又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