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八十三章 战乱——颠沛流离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最快更新玄明传说 !

王靖康,看着九岁天真可爱的女儿,她只是用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纯净无邪地看着她的父亲,却不言不语,连笑都没有,

靖康,不由一声仰天长叹,道:“嫔儿,不知道为父还能不能等到你开口说话的那一天啊?”转念一想,又道:“不说话也好,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免生诸多是非喧哗!”

然后,王靖康又不禁长叹一声,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他望向北宋之都开封汴洲,一时国仇家恨,涌上心头,泪水无法抑制地陡然滑落!

小女儿却知道伸出小手,替爹爹把泪擦干,远处高楼又飘来一阵飘缈清丽的歌声,歌词却是“舞低杨柳楼心月,歌罢桃花扇底风!”,王靖康,眉头一皱,对女儿说:“你娘,真的是盛世也歌,亡国也唱,国破家亡了也不悲伤!”

小女儿不声不响,凝眸望向那西湖边上的高楼,若有所思之状。

此女孩正是下世修行的青鸟,这一世,她本名叫:王笑语,小名嫔儿,但因为后来,有一个很会相面算命的道人,建议王父,将她更名为:王妃嫔,称她有尊贵的皇家根骨气质,王父也没多想,就改成了这个名字,后来想改又没有改回来了。

王之祖父忠良公,曾在北宋任职文官,彼时王妃嫔尚未出世,说也奇怪,王父是忠良公老来得子。

公元1127年,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国所俘,史称:靖康之耻,标志北宋灭亡!后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应天府南京(今商丘)继承皇位,后迁都临安,史称南宋,临安之意就是临时安定之处,当时的临安,也就是现在的杭州。

忠良公追随南宋王朝迁入临安(杭州),因朝政上位者偏安,不思北上复国,岳飞死于风波亭,王之祖父悲愤不已,辞官离朝,,并将王父亲的名字佑华,改成靖康,以志不忘国耻,永记国难!但王之祖父,也是名符其实,忠良之士,享高寿而亡。

王的母亲柳如是,本是南宋一梨园花旦主角,擅长唱花腔高调,在当地一方也算是小有名气,后遇王靖康常来听曲,一来二往,青年才俊与秦腔花旦,一个风流文采,一个长袖善舞,自是才子佳人,一拍即合,

婚后如是弃业从夫,但因自小梨园长大,爱歌早已深入习性,故平日里时常邀一二同道相好,在家中吹拉弹唱,后王父也颇有遗少之风,见复国无望,不由意志消沉,抑郁成疾,撒手人寰。

王随母亲,又入梨园戏班,母亲重操旧业,王还是一言不发,不过倒是学会了弹奏古铮,且天赋奇高,一时间梨园戏班的师傅们,刮目相看,争相倾囊传授,其中一琴师年纪与王相仿,也是天资卓越,精通琴艺音律,长相俊美,王与之朝夕相对,日久生情,琴瑟合鸣,但彼时琴师已有婚约,王不顾母亲反对,毅然与琴师同居,成秦晋之好,喜结连理。

但后遇一道人,与他二人批命,算过姻缘,谓只是朝露短暂,转眼分离,二人自是难分难舍,问可否改命,道人,道:“除非她一辈子不登台,不开口唱歌,否则不可能白头到老!”

不久后,崖山海战爆发,举国沦陷蒙古铁骑之下,兵荒马乱之中,背井离乡,惶惶逃亡者不计其数,还有无数遗人泪尽胡尘里,南宋殒灭,殉国者,浮尸海中,十万之众,谓华夏血脉断绝,汉人皆不愿为元朝效力!

梨园戏班也风雨飘摇,卖艺求生、颠沛流离,北人文明自未开化,从未闻过江南之音,偶然观看,听之大悦,谓之仙乐,于是元廷后宫组建宫廷乐坊,招募天下梨园子弟,并巧取豪夺,威逼利诱,在江南大肆征集名家乐师,充实宫廷乐坊。

王的丈夫琴师倒是颇有民族气节与家国情怀,不想为元朝效力,欲带王离开戏班,但王执意不从,原因有三,一、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都市之最强王权 状元大人她还活着 都市:开局沉睡亿万年,醒来无敌 星际之最强霸主 中意你 老千:罪恶之手 女神的贴身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