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十六章 暗夜杀手 (第2/6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择的可能是被害人身上的一件贴身饰品,也可能是从被害人身上割下来的一块肉,还可能是被害人身上的某部分器官。连环杀手之所以会这样做,更多的是在向警方宣示杀人的“权利”,他们用这样的方法向警方示威,并用这些纪念品来表示这些被害人的“归属”。

4月15日,特佐拉夫妇被害两周后,凶手再次作案。凶案发生在洛杉矶蒙特利公园特兰博文大街附近,60岁的威廉·多伊夫和他63岁的妻子莉莉安·多伊夫在自己的房屋内遇袭。案发前,莉莉安因为身体不适,独自搬到主卧旁边的一间屋子内休养,留下威廉一个人住在卧室。

案发时,凶手潜入威廉·多伊夫一家的房屋后,直接闯进卧室冲着威廉的头开了一枪,威廉当场死亡。杀死威廉后,凶手又来到莉莉安居住的房间,他用手铐将莉莉安铐起来,对她实施恐吓、殴打以及强奸。满足了自己的欲望以后,凶手没有杀死莉莉安,他直接离开了。

犯罪心理画像专家认为,凶手杀死男人的原因是男人可能会阻碍他的欲望满足,而没有杀死女人是因为女人可以供他发泄欲望。可以说在作案之前,凶手就已经想好了他要对女人实施的罪行,而杀死可能阻碍他行动的男性是实施整个罪行的必要条件。

威廉·伊多夫夫妇一案发生6周后,在绿叶城蒙罗维亚,一对80多岁的老姐妹在她们的家中遇害。凶手用钝器锤杀了这两位老年妇女,他还对其中一名80岁的老妇实施了性侵犯。警方在案发现场的墙壁上和被害人的尸体上发现了一些不规则的红色圆圈,圆圈内还画着一个红色的五角星。

频繁发生的凶案在洛杉矶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人们都被恐惧的气氛所笼罩,他们不清楚下一个被害人是谁,也不清楚凶手到底是一名连环杀手还是一个犯罪团伙。作案者到底是不是有精神疾病?或者说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疯子?在各大媒体的争相报道下,制造这一系列凶案的罪魁祸首被冠以“暗夜杀手”的称号。

犯罪心理画像专家坚持认定制造这一系列连环凶案的罪魁祸首是同一个人,这个人是一个白种人,他可能是美国人,也可能是西班牙人,他很年轻,很强壮,痴迷武力,但他不是疯子,因为他没有在凶案现场做出任何比杀手行为更加疯狂的事情。这个人很可能就隐藏在社区之中,他表面上看起来很普通,他甚至还是一个被其他人所喜欢的人。

1985年5月30日,凶手在伯班克再次作案,被害人是一个41岁的单身妈妈,她有一名12岁大的儿子。案发当天,凶手潜入被害人的房间,他先用手枪控制住两名被害人,又用手铐将小男孩铐起来并把他锁到柜子内,然后对那名单亲妈妈实施了性侵犯。这一次,凶手并没有杀死被害人。

1985年6月27日,警方又在阿卡迪亚发现了一具被害人尸体,死者是一名28岁的年轻女教师,她在自家的卧室内被杀。警方推测,凶手应该先对这名女教师实施了性侵犯,然后用一把利刃割开了她的喉咙,女教师当场死亡。

7月2日,阿卡迪亚又发生了一起入室杀人案。死者是一名75岁的老年妇女,她独居在阿卡迪亚郊区的一栋房子内。警方推测,死者生前曾遭到殴打、性侵,她同样是死于割喉,而且凶手还将她家中的财产洗劫一空。

事情发展到现在,已经完全超出了警方的预料,他们不得不停下手中的搜查工作,来重新思考作案真凶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从常规意义上来讲,连环杀手都是一些沿用相似作案手法,使用相同作案凶器的杀手,但这一系列凶案中,凶手使用了好几种杀人凶器(一共有两种枪支和一种刀具以及一些钝器),凶手作案时间、作案地点以及被害人是否遇害等线索都有着非常大的随意性、不确定性。

7月5日,就在警方苦苦寻找这一系列凶案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上) 办公桌上的美味上司 庶出奸妃 南岳小录 闺袭 重生让我收获性福 在崩铁里捡到少年织田作是否搞错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