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 95 章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年后第一批新生来报到,国子监上下都添了几分热闹, 人都安置好后, 李元婴才发现只有自己被分到唐璿他们那边, 其他人都是按着新生入学办的。问唐璿,唐璿也不解,只能帮着猜测:“约莫是孔祭酒了解你学得如何了,怕你去其他斋堂是浪费时间。”

李元婴听了这话挺开心, 觉得老孔瞧得起他, 虽说要和李治他们分开上课也没觉得有什么, 高高兴兴地跟着唐璿去他们上课的斋堂。

李元婴是插班生,前排的位子自然没他份,他得坐到后排去。唐璿怕李元婴寂寞, 又和人换了位置, 坐李元婴旁边去。

其他人本就看唐璿这个后来居上的“小天才”不太顺眼, 一看他对李元婴这般殷勤更是暗暗嗤笑,觉得乡下长大的泥腿子就是没见识,见着个小王爷也这么上赶着讨好。

太上皇儿子有二十二个, 除却死掉的那些,活下来的也还有十几个,全都是给块地方打发出去了事。不说太上皇那堆儿子,哪怕是当今陛下的儿子们, 除了三个嫡出的, 哪个能逞威风?

看看三皇子李恪,出去后和个县令起了冲突, 都要挨李二陛下一顿批!所以,他们将来是要入朝为官的,压根不用怕李元婴,更别说自甘堕落去迎合讨好了。

别人讥嘲的目光,唐璿没放在心上。在他眼里,李元婴就是他朋友,他们志趣相投,很聊得来。

李元婴刚到国子监来,他帮李元婴好好适应是应当的,换成他到李元婴的地头去,李元婴也会帮他!这不就是当朋友该做的事吗?

李元婴也不太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反正他从小就混世小魔王,气走的夫子都好几批呢,这点隐而不发的小嘲讽对他来说只是毛毛雨!

李元婴拿出唐璿让他带的新课本,说道:“就学这五经啊?会不会太少了?”

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

《诗》自然是指《诗经》,读诗写诗是读书人的必备技能,所以这个肯定是要学的。

接着是《书》,书指的是《尚书》,里头大多是些流传下来的政治文献,当官的都得学习。

《礼》是《礼记》,读书人的言行举止都得按着它来。

《易》则指《易经》,了解一下玄理知识也是必须的。

《春秋》就是编年体史书了,因为按照春、夏、秋、冬来编写,所以名为《春秋》。

唐璿好脾气地给他解答:“学五经已经不少了,许多人学一辈子也不一定能学通。有的书我自己也看过,可是听夫子讲解又有了新的感悟,所以哪怕是同一本书,听不同的夫子讲也会有不一样的领悟。”

李元婴是典型的吃软不吃硬,听唐璿这么一说便老实坐好,等着夫子来开讲。

负责李元婴这个斋堂的国子监博士姓马,叫马嘉运,年过六十,乃当世经学名家,治《周易》尤其独到。这位马博士听说混世小魔王分到自己手上,心里马上响起了警钟,走出直舍前还把自己的幞头好生整理了两遍,生怕它会被李元婴给气歪。

马博士到斋堂一看,李元婴乖乖巧巧地坐在后排,身上穿的也是国子监统一发的衣裳,瞧着还挺像样。再一看,唐璿居然挪到李元婴隔壁去了,马博士皱了皱眉。

有道是学坏容易学好难,唐璿从前不与那些纨绔子弟往来过密,马博士还挺满意的,此时看唐璿和李元婴走得近,他心里有些担心这个自己看好的爱徒。不过都还是少年人,马博士也没当场说什么,只在讲学时特别留心李元婴,看他会不会像一些同僚说的那样爱捣乱。

马博士讲《周易》一点都不枯燥,他虽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讲课却风趣幽默得很。他早年曾隐居山野,讲的例子多带着点山间趣味,天文地理无不信手拈来,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三国:刚继承当太守,却被异族打 夏目予你 她是贵族学院的女配 九州·英雄 苏河 心灵控制-谋杀 一念执着,一念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