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13章 登上月球 (第1/6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我在青少年时期最难忘的一个经历就是熬夜看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的电视直播(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熬夜,一整个晚上都没有睡觉)。1969年的那个夜晚我直到现在依然记忆犹新。我那时真的以为自己在有生之年也有机会登上月球。虽然宇航员这个职业非常有吸引力,但我认为很多人像我一样,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勇气赌上自己的生命完成如此危险的使命。我当时坚定地相信,在我50多岁的时候(也就是我写这本书的年纪),登月旅行将会像20世纪60年代乘坐飞机横跨大西洋一样平常。虽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尝试,但是登月旅行应该会变成面向大众的安全的度假之旅。

现在来看,我那时的想法真是太天真了。1969年,我读了不少科幻小说,并认为月球上的基地和城市在人类第一次登月后肯定会逐渐建立起来。为什么不呢?这看上去完全符合逻辑。当时想想人类过去8年在航空航天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我就觉得登月旅行用不了太长时间也会实现。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1969年,人类成功登月。(虽然我不记得当时加加林的具体任务,但我记得自己和奶奶一起去院子里试图观察在轨道上运行的史波尼克1号。)

进展真的太快了,所以当时我总是设想照这样发展下去,40年或者50年后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但事实和我的想象大相径庭。整个阿波罗计划最终只进行了6次载人登月便永远地停止了,在那之后的几十年里,人类再没有登月。虽然月球上有许多无人探测器,但并没有月球城市,也没有我期待已久的登月旅行。

对于人类登月这件事来说,现实和科幻作品的进度相去甚远,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受到登月飞船的限制。当然,科幻作品中有各种各样的宇宙飞船,以至于很多不太了解科幻作品的人会想当然地以为,只要是科幻作品,里面就肯定有宇宙飞船。事实上,许多科幻作品中都没有宇宙飞船,它们描绘的只是人类与科技的互动。我在《最后的疆界》里面讨论过有关空间旅行的大量细节,所以在本书中不再赘述,只对登月旅行做一些简单的讨论。

在科幻作家们意识到月球事实上是一个星体而不仅仅是夜空中的光亮之后,登月探索便成了他们的创作素材。早期的科幻小说描写的登月探索情节非常离奇。毕竟,那时候的科幻作家根本无法想象地球和月球的距离到底有多远,所以他们都想当然地以为,登月和横跨大洋的旅行所需的时间差不多。基于类似的原因,那时候他们也默认,在月球表面和登月的过程里,空气不成问题。对于登月旅行的最早文学描述可以追溯到19个世纪以前的琉善——一个生活在叙利亚用希腊语写作的罗马讽刺作家。

在他的作品中,琉善并没有像现代科幻小说那样回答“如果……会怎样”的问题。相反,琉善沿袭了《奥德赛》不着痕迹的讽刺风格,融合了历史事实和寓言。公元2世纪琉善创作的游历月球的奇幻作品《信史》(True History)与哈佛大学讽刺文社创作的《戒指倦了》(Bored of the Rings)颇为相似,后者讽刺了托尔金的《魔戒》。除了针砭时弊的辛辣讽刺,琉善的作品中还有许多科幻作品的要素。故事开篇是琉善在海边探险,后来琉善和他的随从被狂风吹到空中,7天之后他们落在月球上。

之后,月亮王和太阳王为争夺金星的殖民权大打出手,琉善和他的随从也被卷入了这场战争。虽然以狂风作为交通工具登月不切实际,但这部作品对未来的科幻作品有不少指导意义。《信史》出版之后的1 500年间,并没有出现很多的登月主题的科幻作品。直到17世纪,一些科幻作品依然使用类似狂风的不切实际的交通工具实现登月。但在此之后,科幻作家对移居到其他星球有了更多奇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男配偏要一身反骨[快穿] 我把梦写成小说 三国:蜀汉败家子,开局火烧卧龙岗 规则世界入侵,我们是第一批学生 厕所艳遇 灵性剑武 社恐雄虫靠漫画火爆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