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童工”时代 (第3/5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在埋头苦干。他们要趁同事们还没起床,把做好的背带送到纪念塔市场的徐姨家,由她代售。那个年代,教职人员搞副业会遭人非议,所以只能偷偷摸摸的。有时眼看要到送货时间了,还差些没有完工,妈就会很怅惘地眉头紧锁,爸也显得忧心忡忡。等终于做好,爸把背带叠在一起,用床单包住,斜挎在肩上,妈目送他在夜色中远去,然后开始准备下一批背带的用料。每次天快亮了,爸送货回来倒头就睡。

遇到爸第一节有课的日子,妈就不准他去送,而是让我陪她去。爸送我们出门,先是叮嘱几句,再拧开暗锁的栓,提起门轻轻关上,又无声无息地放回锁栓,担心关门声音大了,吵醒邻居。我还没醒透,迷迷瞪瞪地套上衣服,妈已经挎好了背带,牵住我的手,一前一后踩进黑暗中。一路要经过我的小学、大塘边、黎家巷、自来水厂、小东门、菜行,大多路段没有路灯,只能凭经验下脚。我脚滑时,妈会压低嗓门责怪我粗心,到她脚滑了就暗自嘟囔:“什么狗屁路!”她才不会责怪自己呢。我们一路低声说笑,妈跟我讲《封神榜》《水浒》《杨家将》,讲到杨宗保比我大一点就带兵打仗,听得人热血沸腾。

那时候沥青路很少,几乎都是煤渣路,我穿着妈做的塑料硬底布鞋,脚底沙沙作响。天那么早,清洁工还没上班,我们几乎从未在路上遇到人,经过的一条条小巷都显得异常空旷。整个路程仿佛在穿越秘境,模模糊糊的寂静世界,有种似是而非的熟悉。

来到纪念塔,轻轻叩徐姨家的门,朝门缝里低喊两声。有时候徐姨还没起,我俩就抱着背带,在门口站一会儿,看着黑洞洞的天,等徐姨一手系着衣裙开门,笑迎我们进去。简单交代几句,我们就离开了。回到家时天麻麻亮,妈伸手抚抚我的小平头,让我自己煮面吃,就打着长长的哈欠去睡了。

妈对自己手艺要求很高,稍有空闲就收集漂亮图案,琢磨如何加工出绣,所以我家的背带很受欢迎。徐姨说,经常有人一早来等她开门买背带。妈听了很高兴很得意,只恨自己不能多生几只手,多做几床。

有天妈要给缝纫机穿线,半天穿不进去,她的暴脾气又上来了,动作越来越激烈。爸招手让我去试试,三下五除二就穿好了。我得意扬扬,妈回报我几个白眼,还是舒心地笑了。打那以后,凡是给缝纫机穿线都由我来,再后来连穿绣针的活儿也归我了。我经常趴在一边看妈做针线,耳濡目染也学会了绣背带,尤其是戳绒,又快又匀,成了一个颇受倚重的帮手。

生财之道

养兔失败后,饲养的重心转移到了猪。每天,我拎只空桶去上学,放在食堂门口接学生们倒掉的剩饭菜,放学后顺道拎回家喂猪。刚开始天天满桶,后来别人家也开始养猪,接剩饭的桶就日渐增多,最后,学校周边的居民也来了。十几只木桶铁皮桶参差雁行,资源格外紧张,只能斗智斗勇——放在女生宿舍还是男生宿舍?放食堂门口还是路上?每天午餐晚餐时间,我都在思索如何让我家的饭桶脱颖而出,然而效果都不理想。甚至有人趁我不在,把我家桶里的料倒进自己的桶。一而再再而三,我终于怒气冲冲,把那家伙抓了个现行,当着他的面砸了他的桶,因此不得不打一架。这种架本无胜负可言,只引来无数嘻哈加油的围观者,像押了注一样,欢腾一片。我从地上爬起来,裹了一身泥,沮丧地拎着半桶潲水往家走,心想要挨揍了,没想到父母却意外地平静,只让我赶紧去换干净衣裤好吃饭。

喂猪光靠剩菜剩饭是不够的,还是要以饲料为主,为了筹饲料钱,有的猪还没有养大就不得不卖给猪肉贩子。我陪爸去买过两次饲料,一起推着借来的板车走了很久。饲料厂在郊区,出入其中的看上去都是粗人,农户居多,也有蹲在一边抽烟、嬉笑,打趣着等活儿的零工。爸看上去文文弱弱,穿着白衬衫,在人群里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南方纪事 全家偷听我心声杀疯了,我负责吃奶 反派:我成了主角师弟的替身 万千宠爱 周婶的妈妈 大魔女笔记 情深不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