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68章 茶园开采与蟠桃树开花 (第2/5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棵长高的茶树苗苗移栽到了最后面的垄坡上。

和周围十年生的茶树相比,它们明显矮了一大截,却翠绿鲜活,充满了活力。

茶农挨个扒了扒茶树长出的嫩芽,与叶晗商量采茶的节点和采法。

茶农:“咱们的茶树长得非常快,加上今年温度回暖,预计再过10-12天就要头采。您看,是直接头采,还是等到清明之前统一采摘?”

开园头采,采得是最鲜嫩肥壮的顶芽或是未长开的一芽一叶(芽比叶大),越早采价格越高,通常5-6万颗嫩芽才能炒制出一斤茶叶,属于特级中的精品,一亩都产不了两三斤。

花间集的茶园只有30亩,与上千亩的茶园相比规模不大,头采茶的量相对较少。

而为了保持茶叶的口感,采摘之后要立刻进行摊放、杀青、理条、烘干等数道工序,防止鲜度流失;同时在制作过程中,聘请的茶工和杀青师傅必须水平到位,做到每一个步骤趋近完美。

如此,才能得到品质最高的特一级头采茶。

但是这样算下来,成本绝对不算低。

尤其是均摊到拢共产量只有几十斤的茶叶上,单价更高。

东岭白茶并非十大名茶之一,价格档次偏向于大众能接受的水平。

在本地喝500块/斤的茶就能喝到雨前、甚至明前特级,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档次足够;至于高端茶,只有少部分口味挑剔的老茶客才会购买,更讲究品质的直接买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等名茶。

所以,东岭白茶的高端茶定位有点尴尬,高不成低不就,总体销量一般,只有像凤岭集团这样产量大、W市本地的老牌茶叶品牌会统一包装销售,其它都是三三两两的放在茶室或者自己找相熟的茶客售卖。

茶农觉得不如让头采期的嫩芽再长一长,等到其中一个长成嫩叶,刚好在清明前一起采摘、炒制,能节省不少人力和成本。

当然具体还是要看园长的意思。

叶晗对自己的茶园很有信心,茶树的质量均为上等,不采摘便是浪费,于是笑着道:“先安排头采。”

采茶目前依然是以人工为主,熟练工一天能采摘3-5斤的顶芽、或是30-40斤的芽叶,前者需要十分精细,做到勤采、净采、不漏采,芽叶成朵,大小均匀。①

并且采摘时要提手采,轻采轻放,采到的芽叶要用竹篓和竹筐盛放,防止重力挤压,保证茶叶最好的质量,采摘标准极高。

叶晗与茶农商议之后,准备先请10位采茶经验丰富的茶工进行开园头采;继而再聘请20位、共计30名茶工采摘明前和雨前茶。

她会把价格开得高一点,但采茶的手法一定要标准、熟练,采摘过程足够细致,做到既不漏采又不伤害茶树。

明前茶金贵,采茶通常在上午7-11点,半天的收入可达300多元,雨前茶就变成了200多元;后面的茶叶便采摘得比较随意,有时候忙活一天只有100多。

所以3-4月是茶工们最繁忙、也是收益最高的时候,请熟练工需提前预定。

叶晗给到的价格是400-450元/天,根据不同的采摘数量价格有波动,比市面高出20%以上。

茶农很快便联系到了有十几年经验的熟练工,采茶姿势标准、速度快、效率高,只等着茶园到达开采标准即可采摘。

至于后续操作步骤,茶舍的冯老板说他那里有全套的机器设备,师傅也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可以去他那里。

叶晗也觉得可以,两个地方离得很近,运送非常方便。

虽说她可以布置温室、引进各种设备,但第一次加工各种流程都不熟悉,万一品质达不到预期便是遗憾。

倒不如先熟悉一下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再撩一下试试 藏在我心底的你 王者学霸系统 帝宴:天下永乐 界隙穿梭李云龙抗日援朝双界传奇 异境龙闻 锦绣凰图之重生侯府嫡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