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4 月 29 日 (第3/4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约翰逊来到门外的廊道上。大学生们从教室里蜂拥而出,身旁有些人谈笑风生,有些人表情严肃。

他停下来,望着他们的背影,突然觉得,“所有一切都受到操纵”的想法不再是那么不合情理了。

<h3>格陵兰海,斯瓦尔巴群岛,斯匹茨卑尔根岛沿海</h3>

月光洒照在水面上。这天夜里,辽阔的冰面是那样美丽迷人,将全体人员都吸引到甲板上,这是很少见的,但卢卡斯·鲍尔根本不晓得此事。他在他的小房间里埋头钻研资料,就像谚语所说的“在稻草堆里寻找针”的人,只不过那草堆有两座海洋大。

卡伦·韦弗做得不错,真正帮了他大忙,但两天前她在斯匹茨卑尔根岛的朗伊尔城下了船,去那里进行调查。鲍尔觉得她总是过着不安定的生活,虽然自己的生活并不比她的安定。身为科学记者,她将重点放在海洋题材上。

鲍尔猜测,韦弗之所以选择这个职业,完全是因为这样一来,她就可以免费去世界上偏僻的地区旅游。她喜爱极端,这是两人不同的地方,他打心里厌恶极端,但却十分热爱自己的工作,觉得新奇的知识比舒适的生活更重要。许多科学家都是这样的。他们被误解为冒险家,为获取知识不惜冒险。

鲍尔思念舒适的沙发椅、树木、鸟儿和一杯新鲜的德国啤酒,但他最思念韦弗的陪伴。他将这位倔强的姑娘锁进了心里,此外,他开始理解新闻工作的意义和目的—如果你想让广大的社会大众关心你的所作所为,你就必须转用一种也许不是高度精确、但却通俗易懂的词汇。

韦弗让他明白了,许多人因为根本不知道他所研究的海湾洋流是如何形成及在哪里形成的,而无法理解他的工作内容。他本来不相信是这样,也无法相信没人知道漂浮监测器是什么东西,直到韦弗说服他相信几乎没有人会知道,因为漂浮监测器太先进、太专业了,他最后承认了这一点。可是海湾洋流耶!孩子们在学校里到底都在学什么呀?

但韦弗是对的。他最终的目的毕竟是希望社会大众和他一起关心,一起施压给应该负责任的人。

鲍尔忧心忡忡。

他忧心着墨西哥湾流,这一股从非洲北部温暖面向西流的洋流,再沿着南美海岸流向加勒比海,在赤道附近加温后继续流往北方。这股温暖的洋流含盐量虽然相当高,但由于水温较高,反而得以留在海水表面没有下沉。

这股洋流是欧洲的远程暖器,像是带着 10 亿兆瓦的温暖,热功率相当于 25 万座核电站。它一直奔流到纽芬兰,而冰冷的拉布拉多寒流从侧面汇入,形成涡流——旋转的温水,之后又继续北流,成为北大西洋暖流。西风吹拂使得海水大量蒸发,带给欧洲丰沛的降雨,也将盐分带到空中。洋流继续北流来到挪威海岸,形成挪威暖流,将足够的温暖送往北大西洋东边,使得船只即使在冬天也能驶往斯匹茨卑尔根岛的西南部。

这股暖流直到格陵兰和挪威北部之间才结束分送温暖的任务,它在这里和冰冷的北极海水相遇,又在冷风的支持下,暖流迅速冷却,原本含盐量就高的海水,因为冰冷变重而往下沉落,几乎可说是垂直下沉,就像空气被限制在烟囱中流动一样,即所谓的烟囱流,它们会随着波浪而变换位置,因此很难确切标示出来。烟囱流的直径在 20 至 50 米之间,每平方公里约有十个左右,但它们确切的位置在哪里,得取决于海洋和风。最大关键是在沉降的大量海水所形成的巨大漩涡,墨西哥湾流北流的秘密就是这个,它并非真的流向北方,而是被吸向这里,被北极下面巨大的漩涡吸过来,然后在水底 2000 至 3000 米处继续潜行,再次环绕地球一圈。

鲍尔释出一批漂浮监测器,希望借由它们标示出海流的走向,但是连想标出第一个都相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皇子万岁 六零年代女技术员[穿书] 在都市怪谈里谈恋爱[快穿] 江山美人策 魔神员工 穿越之弃妃很逍遥 冒牌老婆很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