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一次维堡保卫战(上) (第2/4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人群众,图哈切夫斯基一点儿都不奇怪。不过以维堡那点儿人口,进行全民总动员也不可能在两天之内修建好如此整齐的防线。他觉得更大的可能是某仙人说得机械化力量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图哈切夫斯基猜得一点儿都不错,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某仙人紧急从国外“进口”的十台挖壕机,这种挂在卡车后面的大力士,一小时就可以挖好两米深一米宽的战壕一百五十米,十台机器轮番上阵,两天的时间内,愣是给维堡周边松了一遍土。

当时驾驶过挖壕机的志愿军老兵尼古拉回忆道:“最初在维堡市外围,只构筑了几道十分简单的阵地,挖出来的战壕一个半大小子蹲进去都要露出半截身子……如果仅仅依靠这样的阵地去抵挡十万白军,恐怕是凶多吉少……关键时刻还是安德烈同志有办法,进口了十台挖壕机,这种宝贝实在太好用了,一个小时的工作量抵得上我们全营干一整天的,十台机器轮番上阵,二十四小时不带休息,愣是才在两天之内构筑好了坚固的阵地,当时前来视察的叶戈罗夫同志据说第一时间就向中央打了报告,强烈的要求立刻想办法多购买一些挖壕机,最好是能配备给全军所有的工兵营……”

当然,十台先进的挖壕机某仙人是买不起的,只不过上次升级之后,聚宝盆又开通了新的租借功能。某仙人也是被逼得实在没办法了,才咬牙租借了十台,那两天差点没给那货累得尿血了。

不过这些付出还是值得的,反正当曼纳海姆带着部队抵达红鹰团的阵地前时,是倒吸了一口凉气。他向身边的参谋质问道:“之前的空中侦察不是说俄国人的阵地十分单薄吗?这些蜘蛛网一样的战壕难道是凭空变出来的?”

参谋们一句话也答不上来,因为德国空军两天前的侦察报告确实是那么写的,当时德国佬还信誓旦旦的说,维堡周边的防御单薄得就像一张纸,一捅就破。

尼玛!参谋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吐槽了,如果眼前的防御阵地算是一张纸,那这张“纸”恐怕也是世界上最坚固和最厚的。

曼纳海姆最开始的计划是准备快速的插进去,瞬间就打穿对手的防线,他认为只要冲进维堡。赤卫队和俄国人就没戏了,一切就ga over了。为此他特意在战前亲自为士兵打气:“先生们,弟兄们,我们已经成功的打穿了俄国人的防线。维堡就在我们前方。夺回维堡,就意味着战争被终结,我诚切的要求你们,用最快的速度,最猛烈的攻势,一口气冲过去,碾碎敌人……芬兰必胜!芬兰万岁!”

在一片乌拉声中,曼纳海姆的参谋动情的对老头讲道:“将军阁下,这是胜利的声音!您将创造芬兰的历史和未来!”

当时,曼纳海姆也有点得意。虽然没有对此作出什么回应,但他心底里也觉得战斗很快就将结束,俄国人将被打垮赶走,芬兰的和自由将得倒捍卫。

可是现在,老头仅仅看了看志愿军的阵地。就已经凉了半截腰,他的部队缺少重型火炮,很难撼动这种层层设防的坚固阵地。

当然,曼纳海姆也不是那种未战先怯的胆小鬼,哪怕他知道不太可能一鼓作气的突破俄国人的防线,但他总要试一试,再说不试一试怎么找到敌人防线的弱点?

在短暂而急促的炮火准备之后。成群结队的芬兰白军从攻击阵地里跃了出来,举着军旗提着步枪大步流星的向红鹰团的阵地冲去。首先迎接他们的,是隐藏在战壕里的82毫米和60毫米迫击炮的弹雨,虽然红鹰团也没有什么重型火炮,但是迫击炮还是能管够的。

红鹰团每个营都有一个炮兵连,装备有8门82毫米迫击炮。而每个步兵连的火力排,也有四门60毫米迫击炮支援战斗,也就是说每个营拥有20门迫击炮。

和红鹰团所有用的直接火力支援相比,芬兰白军装备的76毫米山炮和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三国小术士 妃常嚣张:毒医大小姐 异世之神造 无良娇妃,王爷谋棋成瘾 潜伏狗头吧两年半,我苟出一片天 末世了,等到娃都生了你还不来? 官路弯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