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九章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崔闾知道几人对他的改变心存疑惑,可家族覆灭这等危机困厄,发生时属为时已晚,未发生时叫危言耸听,他有自信能叫人毋庸置疑他所有的决策,可没必要。

一是懒得找什么仙人指点祖宗保佑等愚弄人之语,二也是为了稳定人心,不叫更多人跟着一起陷入忧心忡忡的境地里,最后一点就是关于未来国运发展中的管中窥豹之言,会有可能成为新的招祸点。

他不是不相信眼前这些人,毕竟都是他亲自挑选培养出来的,秉性人品都值得信任,可凡事都有万一,万一有人将来前途大好,兴头上起之时口漏失言,他又当如何圆未卜先知之事?

而话若传达上听,皇权之手可不容人狡辩忽悠,能被后世之人称为圣明之主的帝王,必是极其自信于自己对于国事的掌控,和政事方向的决断力,这个时候跳出来个升斗小民,说早就预知了他行事的手段和走向,相信我,那绝不会被奉为国师仙长,必会在帝王自信心被挫败的愤怒里,刀斩斧凿赐以极刑。

装神弄鬼的发达史,只会发生在皇朝末年的昏庸之主身上,明君的眼里只有窥探君心,意图不轨之罪,没见京畿里帝王之位换了人后,国师一职就销声匿迹了么?

当今在清田归农之策上,可不仅止清的是勋贵豪门,各地有名没名的道庙产业,早清的一大批出家人还俗了。

现时的道庙僧尼,不仅人员定额,连供奉的神尊佛相都有定额,想像从前那样大量圈免税地吃喝不愁,早成了老皇历,不可能有一点香油钱能惠及到僧尼手上,朝廷的钦天监里,新设了一个部门,就专门派类似监军那样的人员,坐守各地僧尼道庙,专业收集各地香客供奉的孝敬,然后汇于当地财政,辅之造桥修路用资。

什么神鬼道的资财,早被太上皇在上位之初就安排的明明白白,那些为了自家私产与皇帝斗的勋贵豪门,压根顾不上各地上门求助的大仙大能,等再腾出手来时,太上皇携着当时还是太子的当今,早把道庙僧尼们整服了。

那两年归家还俗的僧众们,直接为人口册子上添了十大几万新生儿,大大填补了各地因战乱而青黄不接的人口,这也让当今圣上找到了思路,一发不可收拾的走在劝人还俗的道路上。

要他相信有人能预知未来,窥测福祸,倒不如跟他说头掉了还可以接上强,这样还能省了他找罪名给人治罪。

人太上皇遇神杀神,遇佛杀佛,他的继承人怎么可能会将神神道道之人奉为上宾?

所以,他就不可能像话本子里写的那样,跑去皇城里头跟当今大谈国家方针,治世之道,更别妄图靠“理念相同”走进帝王心,他谁呀?他不过是龟缩一隅的土财富绅而已,可长不出多余的脑袋跟当今对赌,如此,倒不如在小辈们面前,维持言出如山的定鼎之相,一如既往的摆出胸有成竹的高深之色。

也不是故作高深,而是他一直以来就给人一种事事拿捏的强势感,能出现这么温和的谈话场面,反而被误以为是身体虚弱尚未恢复之感。

直到几人被崔诚带着出了宅子,从隐秘小道绕离院墙老远,才渐渐从激动的情绪里回过味来,望着族长大宅所在的方向,五味杂陈的面面相觑。

都说人年龄大了心就会软,况经历过生死一线的老人家,这是对拘束他们不让科考的补偿么?就像今日往外嫁多年的女儿家补嫁资之举,也是在为当年的薄妆嫁女作补偿?

可是族长大伯(叔爷),他们如今还能好端端的有饭吃有命在,就全因了你的阻挠之举,他们那些出了仕的同窗友人,大半都折在了五大姓覆灭的风波里,侥幸逃得命在的,也被革了功名得到新朝永不录用的批文,人生毁的彻底。

以前他们觉得族长胆小气怯,只会一味的龟缩龟缩龟缩,现在再看,那分明是心如明镜,早早的预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在灵异话本养老婆(无限) 朕竟成了万人嫌联姻工具人[娱乐圈] 宜室宜婚 年代文炮灰原配幸福起来 甄嬛传:华妃重生之权倾朝野 打破剧情,恶毒女配偏要逆天改命 鱼在金融海啸中(鱼在金融海啸中原著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