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41章 三十年前那一次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最快更新阴阳棺 !

管仙儿最后一次嘱咐:“这个故事,你可以信,可以不信,如果你信,就从此守口如瓶,如果你不信,那就忘记这一切。千万不能再告诉第三个人。”

见她真心实意,我严肃的点点头:“我发誓。”

管仙儿见我执着便也不再多说,说整个故事要从三十年前开始说起——

我心底一愣,怎么又是三十年前?

黄述自称遇到姥姥也是三十年前,魏教授第一次来西藏也是三十年前,现在连管仙儿她爹也是三十年前发生的故事,这三十年前是不是风水不好,是个大灾年?咋个什么破事都挤到了一块?

我想归想,让她继续说。

她说,三十年前她爹还只是一个新兵,突然接到条指令,要调去南疆军区搞边防,好死不死还是十三团的天文点哨卡5390前哨。

她爹虽然是新兵,但也不傻,早就听人说过,这南疆的边防兵真真叫苦。

尤其是昆仑山上的哨点,那绝对是每一个岗位都是拿命在干。

昆仑山那哨点有多高?海拔5390米!

有道是‘氧气难吸饱,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四季穿棉袄’说的就是这片地处“生命禁区”、“永冻层”的绝地。

在这山坳底下又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军事对峙的南亚火药桶克什米尔,指不准哪天两军走了火,就得震出个大雪崩。

再加上那地方常年暴风暴雪,每年得有十个月寒冬,去的人里十个有九个出现高原反应,剩下那一个保不齐还得患上雪盲症,留下的各个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堪称军人典范。

她爹当年当兵就是奔个出路,谈不上荣誉不荣誉,这5390前哨光荣不?那必保是光荣,几乎年年都能上春晚,可在那当兵是拿命在玩,他可不敢。

思来想去,她爹当时是又买烟又送礼,好不容易说通了一个首长,那个首长说:“不去昆仑山也行,但眼下闹着文革,你不往远点险点的地方走一遭,怕是上头得查。这么着吧,正好有只科考队要去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问我要点人手,你就跟他们跑一趟,当历练历练。”

她爹当时听完之后立马千恩万谢,在他那时看来,只要不去5390岗哨,去哪都成,却不想那一次旅途造成了他终生的悔恨。

当时他们召集完人手,是在一个秘密机场起飞的,沿途飞飞停停,到了青海一带就开始转陆路,时而搭车,时而步行,一直到了若羌县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科考。

那支科考队一共五个人,调用了十五名士兵。

然而那五个科考人员很是奇怪,沿途莫不作声,走到哪都戴着口罩,就算要议论也是悄悄窝在一起说话,连睡觉都和士兵们隔开。

她爹好几次跟他们说话,问他们具体要去哪,那些个人没一次给他看过好脸色,冷冰冰的说不该问的别问。

她爹当时憋着一肚子火,也发也不敢发,毕竟他这趟是因为‘特殊原因’征调来的,要是惹得这五个祖宗不高兴了,估计回去往上头一提,那他之后的前程可就毁了,保不齐还得调去昆仑山走一遭。

他忍着,其它当兵的也都忍着。

直到抵达若羌县后事情才渐渐产生了古怪的变化。

当时已经是十一月份,阿尔金山远远望去银光闪闪,煞是漂亮,那行科考队在若羌县找了个当地的驼工来减轻负重。

那驼工叫阿穆达,是土生土长的阿尔金山人,在县里头名气很响,居然一个人养着六头骆驼,常年走在这条生死线上,胆也肥。

就是人吧,有点贼眉鼠眼的,胖乎乎的,爱钱。

当听到他们要从苏巴什向“魔鬼谷”走,阿穆达当时就摆摆手,说这天气进去,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上) 办公桌上的美味上司 庶出奸妃 南岳小录 闺袭 重生让我收获性福 在崩铁里捡到少年织田作是否搞错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