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4页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畅游长江更是显示了这位领袖的独到风格。一九六六年七月十六日,毛泽东突然出现在武汉革命群众畅游长江的活动之中,在两岸群众的欢声雷动里,在高音喇叭里唱出的《东方红》里,七十三岁高龄的毛泽东和五千名群众一起乘风破浪畅游长江。与毛泽东一起畅游长江的群众激动万分,他们一边游泳一边在波动的江水里使劲高喊“毛主席万岁”,肮脏的江水呛进了他们呼喊口号的嘴里,又灌进了他们的胃里,可是他们上岸后都说江水“特别特别的甜”。毛泽东畅游长江以后,爬上轮船,穿上浴衣,风度翩翩地向两岸黑压压的群众挥了挥手。毛泽东只是短暂地挥了挥手,就钻进船舱更衣去了。后来的新闻纪录片将毛泽东挥手的情景经过剪辑,变成了毛泽东长时间向人民挥手。宣传画上的毛泽东挥手情景,更是不知疲倦地定格了长达十多年。

第一天的《人民日报》这样说:“我们敬爱的领袖毛主席这样健康,这是全中国人民的最大幸福!是全世界革命人民的最大幸福!”关于自己畅游长江,毛泽东在诗词《水调歌头》里写道:“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这就是我所说的领袖,轻描淡写之间,就将文化大革命推向了疯狂的境地。

毛泽东畅游长江的情景摄制成了纪录片,在中国和中国以外的地区反复放映;也制作成了宣传画,贴满了中国从城镇到乡村的墙壁。身穿浴衣的毛泽东在宣传画上被工人、农民、解放军、学生和商业工作者簇拥着,毛泽东微笑地挥手,工农兵学商幸福地做出了奋勇向前的动作。想一想,哪位政治人物会身穿浴衣向人民挥手?只有毛泽东有此不同凡响的风度。

其实抗战时期他就具有了这样的风度,当时他还没有成为中国的领袖,还在延安的窑洞里过着苦日子。我行我素的毛泽东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手一直在自己的裤裆里摸索着,一边捉着虱子一边畅谈中国的抗日战争必将胜利。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毛泽东每次挥手出现时,尾随其后的共产党领导们不再是鼓掌了,他们的右手也轻轻挥动起来,因为他们的右手捏着《毛主席语录》,当时称之为红宝书,红宝书让他们也有了挥手的机会。当然,他们的手举得没有毛泽东高,挥动的幅度也没有毛泽东大。

文革期间,就是没有毛泽东出现的场合,这些领导们也是右手轻轻挥动红宝书,向革命群众致意。就像现在的女明星没有化妆绝对不会出现在公众场合一样,当时的共产党领导们手里没有红赍书也绝对不会公开亮相,红宝书是他们的政治化妆品。

今天的中国共产党已经是集体领导,当九个政治局常委一起出席新闻发布会时,他们同时向记者们挥手,他们的手举得一样高,挥动的幅度一样大。这时候我就会想起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旁人鼓掌他一人挥手的情景十分突出。抚今追昔,我感到今天的中国已经没有国家领袖了,只有国家领导人。

正版的领袖毛泽东逝世多年之后,山寨版的领袖在中国如雨 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一九九〇年代以后,选美比赛风靡中国的同时,评选领袖的比赛也是接踵而至:时尚领袖、风采领袖、魅力领袖、美女领袖的评选与选美比赛争艳斗彩。选美比赛虽然花样翻新,可是始终局限在“美”上面,比如参赛年龄在六十岁以上 “银美人大赛”,漂亮姑娘们疯狂喝酒的“醉美人大赛”,还有经过整容手术以后“人造美女大赛”等等。

领袖的比赛没有局限也没有边界,于是各个领域的领袖们层出不穷了。青年领袖、少年领袖和未来领袖等等;创新领袖、地产领袖、it领袖、传媒领袖、商界领袖和企业领袖等等……今天中国的领袖之多,令人眼花撩乱。领袖一多,各种领袖峰会自然也多了起来,商界领袖高峰论坛、企业领袖高峰论坛、传媒领袖高峰论坛等等,这些山寨领袖的高峰论坛,其装模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皇子万岁 六零年代女技术员[穿书] 在都市怪谈里谈恋爱[快穿] 江山美人策 魔神员工 穿越之弃妃很逍遥 冒牌老婆很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