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70章 诏来 (第1/4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第70章诏来

七日后。

将关于士家变革的上疏转给有司代呈上庙堂后,夏侯惠策马缓缓归来骑兵曲。

是的,庙堂已然对陇右战事做出定夺了。

直接以胜败乃兵家之事为由,便带过了“甲首三千”以及魏平的战死,并不追责司马懿的调度失当。

不得不说,在有些方面上,天子曹叡对老臣还是太过于优待了。

连军中最忌的赏罚不明都不在乎了。

只不过,这种处理方式,也是朝野意料之中的事。

缘由是不管先前曹休的石亭之败,还是曹真伐蜀不利,天子曹叡都没有惩罚,反而还遣使宽慰。如今顾命大臣司马懿败了,他自然也不好厚此薄彼太过。

得悉此事的夏侯惠,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仍不免深以为忧。

成形于魏武曹操时期的魏国军律,本就以严苛著称。

如今庙堂对底层兵将约束森严、赏罚严明,但却对督帅网开一面,这不是加剧矛盾吗?

区别对待,何来的上下戮力一心呢?

再者,天子曹叡是有两全其美的做法的啊~

比如先以战事不利,将司马懿降职且削食户,令他继续暂代雍凉都督军务,待过些时日事情过去了,再寻个缘由将他复职与归还食户不就行了?

如此,既可以维护朝廷军律的赏罚分明,让各级兵将皆心服口服,又不会寒了老臣司马懿之心,何故而不为呢!

最让夏侯惠无法理解的是,就连扬州刺史王凌都没有迎来庙堂的问责。

对,就是王凌。

他所犯下的过错,可不只是私遣郡兵去迎接孙布的无智,还将天子曹叡部署在吴国的暗子给祸害了。

那是隐蕃。

青州人士,能言善辩。

基于石亭之战的惨败,天子曹叡有感于内奸细作对战事的作用,便在去岁(太和四年)私下密召他,遣他诈降叛入吴国,让他务必要想办法谋取吴国廷尉一职,从而伺机陷害与离间大臣,挑起吴国君臣不和,诱使诸臣内斗内耗。

隐蕃入吴后,不仅以辩才打消了孙权的怀疑,且还凭借个人魅力,被吴左将军朱据与廷尉郝普赞为有王佐之才,就连卫将军全琮都与他亲善。

故而,在他不过入吴一岁,已然名声大噪、豪杰竞相慕名来访,府前常常车马云集,宾客满门。

也就是说,只需再蛰伏数年,他便可以做到天子曹叡的期待了。

然而,可惜了。

王凌无视满宠的调度,一意孤行要遣兵来迎接孙布。

也让身在建业、对江北实况不甚明了的隐蕃,担心魏国会再次迎来一场石亭之战,便仓促在建业发动叛乱,以此来逼迫孙权罢兵以及示警于王凌。

仓促起事,其结果自然可知。

最终,他还是以死报答了天子曹叡的器重。

悉心布局、事成在即,却被王凌的无智之举给败坏了,但天子曹叡竟犹不责,如此夏侯惠心忧庙堂赏罚不明也就不奇怪了。

当然了,不管夏侯惠如何心忧,都不敢上疏参合这种事的。

位卑人轻是一方面。

而有些事可以参合、有些事碰了就是自寻死路是另一个缘由,对此他拎得清。

且尔今天子曹叡对雍凉战事的处置上,已然悉数取了他“令蜀自疲”的谏言了。

乃是下诏让司马懿在雍凉大兴水利、勤务农桑,务必做到“戎卒自给自足”,且在陇右与关中各处广修壁堡等防御工事,在魏蜀交界区推行坚壁清野等;将御蜀的战略全面转为守备为上,不复再有与蜀兵争雄之念。

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

任何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诸天从哥谭之王开始 破产总裁:不知前妻是疯批 万倍返还,我在玄幻世界一路狂飙 玄幻:开局签到鸿蒙剑体 焚天神帝 我在大荒搞种田 刚被赐下重瞳,你就跟我退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