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04章 告别故友 (第1/5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第一节

这天早晨,栋居在上班前随意翻开报纸,惺忪的睡眼立刻瞪大了。在社会版上大量报道了作家波肇逝世的消息。大体内容是:五月三十一日波肇脑溢血发作后一直在家疗养,七月二十一日下午二时三十分再次发作故世。二十三日下午二时在家中举行告别仪式,主祭人为其妻美知代女士。另外还登着回忆古馆生平的悼念文章,那是同古馆关系密切的作家写的。

这意昧着解开杨君里死亡之谜的难一线索也断了,栋居失望了,甚至想就此罢休。如果解这个谜将要伤害许多人的话,那就宁可不解。因为就算查出了杨君里遗物——柠檬同高村光太郎所作“柠檬悲歌”的关系,也无法使杨君里复活。

栋居心情渐渐平静后,眼前又浮现出讣告中“二十三日下午二时起在家中举行告别仪式”的字样。在告别仪式上,肯定有古馆生前好友和知己前来烧香,说不定古馆当“少年见习技术员”时的好友看了讣告也会前来吊唁。向他们打听一下的话或许可以弄清杨君里和古馆丰明的关系。去参加古馆的告别仪式!栋居已经从悲伤中解脱出来。

一下百合丘车站就可以看到许多身着丧服的人。在自己家里举行告别仪式,目的是只邀请同死者关系亲近的人参加,使仪式简朴一些。但毕竟是知名作家的葬仪,仍然来了许多从事文学艺术和宣传报道的人。平时十分清静的“长宫山”上,出现了许多穿丧服的人,古馆家四周停满了汽车。

祭坛设在面向院子的房间里。祭坛上陈放着放大了的古馆遗像,遗像四周放着人们献的花。著名作家以及各出版社、报社、电视台的知名人士轮流走进花篮、花束和花圈丛中,发表追述死者生前事迹的讲话。

祭坛的右侧,坐着栋居已经认识了的古馆妻子,她身穿五纹黑和服,同两个孩子一起向吊丧的人致谢。古馆在第一次发病后的休养期间再次发作,家属对他的死是有思想准备的。栋居顺着箭头指示的方向,走进大门,穿过庭院,站在祭坛前烧香。烧完香向坐在棺材边的古馆夫人鞠躬时,她略为一愣,她没有忘记栋居,对栋居前来悼念感到十分诧异。烧完香,吊丧的人顺着箭头方向退至庭院外。人们都没有离去,他们三五成群地在炎热的太阳下站着,擦着汗,等待出殡。人群中有知名的作家。但是还看不出是否有古馆过去的战友。

大家烧完香,治丧委员会主任——一位同死者关系密切的作家,致悼词。悼词读到死者经历时,战争中的那一段只字未提。

告别仪式结束,出殡的时刻到了。棺材已从祭坛上抬下,同家属进行最后的告别,然后将供花放入棺内,钉上棺盖,由家属和死者生前好友抬上灵车。

送殡到火葬场的是死者近亲和其他志愿者。一般来吊唁的人都三三两两地回去了。

客人来时都是乘出租汽车的,回去时这一带就没有出租汽车可雇了。唯一可乘的就是公共汽车,但是车很少。栋居在这里无熟人,无便车可搭。干脆走到百合丘车站,对栋居来说,走路并非难事,但由于此番参加葬仪无所收获,所以归途愈觉步履沉重。路上,三三两两穿着丧服的人朝着同一方向走着,这些人都是没有交通工具的。他们擦着汗走在尘土飞扬的乡间小路上。前来吊唁的人在归途中往往是沉默的,特别是死者的同龄人,往往很自然地联想到自己,从死者的今天想到自己的明天。

四个五、六十岁的男子走在栋居的前面,他们步履沉重,走的下坡路,却象在爬坡。刚才在会场里没有发现他们,不知道他们在哪个角落里。栋居开始注意这四个人了,他们同古馆年龄相仿,文学界或出版界的人士是坐车来去的,他们一定不是这方面的人。

同古馆岁数相仿,很有可能是同古馆一起在中国大陆共过事的战友。栋居快步赶到他们背后,保持一定距离,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穿成偏执男配的早死白月光[穿书] 逝者证言:跟着法医去探案 闯广东 我的初中h 伪装小怂包[快穿] 小秀才和大猎户 食全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