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二章 从张良的故事谈起 (第2/8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家世世代代的富贵都从韩国而来,韩国灭亡了,别人可以无动于衷,但张良不能无动于衷。如果连世受国恩的张家,在国家灭亡时都装作没事一般,那他又怎么对得起韩国对他的恩惠?于是他当下就决定,他要散尽家财来求取刺客,要杀了秦始皇为韩国报仇。

最后张良终于找到了一个大力士,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当然如同各位熟知的结局,这个刺杀行动是失败的。张良雇用大力士攻击秦始皇的车队,但丢出去的大铁锤误中副车,秦始皇安然无恙。暴怒的秦始皇下令捉拿刺客,结果张良居然逃过了一劫,跑到了下邳。

张良为何能够死里逃生?我个人的推测,应该跟张良的长相有关。太史公曾经看过张良的画像,他表示张良的长相犹如“妇人好女”。好女就是美女,男人长得像女人不稀奇,但长得像美女那就很稀奇了。所以我猜想当时缉捕的官兵,大概一百个人里面就算抓了九十九个,都觉得这个娇弱的年轻人绝不可能是刺客,因此张良逃过了一劫。

按照常理推论,一个人在做完了这样惊天动地的大事,全天下都在通缉他的时候,通常都会惊恐不安,草木皆兵,躲在家中或友人的庇护下不敢出来。结果在这一刻,各位看看他的神态,居然是在大街上“从容步游”!这孩子绝非常人,由此可见一斑。

他“绝非常人”之处在哪里呢?在他的“胆”。没有胆的人,怎么敢去刺杀秦始皇呢?但这时胆气过人的他,现在已是家财散尽,刺杀也失败了,已经一无所有。此时的张良,想必不会在思考晚餐该吃什么,而是在思索他的下一步该怎么办。

刺杀秦始皇的行动已经失败了,他的家财已经散尽了,他现在没有钱也没有力量了。但张良仍不愿意放弃他的志向,他还想为韩国报仇,那么下一步他该怎么办?

我们读这段文字,除了看张良处变不惊的胆气,最重要的是想这一刻他在思索什么。我要各位做的就是这件事,前面教各位,吕祖谦怎么读历史,左宗棠怎么读历史,现在就把那个方法用上。

<b>这一刻,请把书合起来。想象你就是张良,你该怎么办?</b>

好,我们现在想过了之后,再把书打开来。

<h2>故事的第一个道理</h2>

不用担心,你刚才想的事情在以后都没有应验,只是为了帮助各位了解张良的心境。因为接下来张良就要遇到他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他将会遇到他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人物。

每一个人的生命,或多或少都会碰到命运转折的机会。人跟人的成就差别,就在于能不能把握住这样的机会。有的人抓住了,从此一飞冲天;有的人没抓住,从此就只好自怨怀才不遇,蹉跎一生。

那么,张良又是如何呢?我们看他遇到了谁。

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

有一位老人家,朝着张良走了过来。为什么这里强调他“衣褐”呢?因为古代衣服的颜色与质地代表着一个人的身份地位,穿着褐衣的多半是低下阶层之人。像这样的一个人,一般人是看不上眼的。可是你们看看,这一段怎么写这位老父。

“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老父在张良面前,直接让他自己的鞋子掉到桥下去。

这里要细心揣摩。我问各位,从“至良所”这三个字来推断,各位认为老父和张良是偶遇,还是老父故意有目的而来的?

聪明的朋友从“至良所”三个字就知道,至少在太史公的认知之中,老父是有意而来的。而从后面所发生的事情来印证,他也确实是有意而来的。

老父让他自己的鞋子掉到桥下以后,回头跟张良说:“小子,到桥下面帮我把鞋子捡上来!”

一个穿着很穷酸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皇子万岁 六零年代女技术员[穿书] 在都市怪谈里谈恋爱[快穿] 江山美人策 魔神员工 穿越之弃妃很逍遥 冒牌老婆很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