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35章 划粥断齑,窖金捐僧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范仲淹手握滕子京的书信,回忆起政治风云中的跌宕起伏,自己和好友的人生际遇,不免感慨万千,他该如何勉励自己和朋友?岳阳楼记写什么怎么写?他没有急于动笔,反复揣摩,摹景状物,勾画于心。

九月,多日干旱少雨的邓州幸得喜雨,旱情解除,范仲淹的心情为之一爽。

九月十五日,秋风清扬,日光朗照,范仲淹危坐在花洲书院的春风堂里,眼前放着《洞庭秋晚图》。范仲淹想到本身为官多年,四周驱驰,刷新吏治的弘愿难以实现,不由感伤万千。

忽然,范仲淹百感兴发,神思泉涌!

“弄玉,笔墨伺候!”

“范公,笔墨早已备好,您请!”

春风堂前,他展纸走笔,一篇辞采华美、气韵生动的不朽之作喷薄而出,跃然纸上!

为楼作记而未登斯楼,这对作者来说是一种遗憾,也是一个难题。但对范仲淹这样的文章高手来说,这反而可以使他扬长避短,展开丰富的想象。范仲淹尽管没有去过岳阳,但他把从小在洞庭湖得到的一些细微的印象,加上他独有的政治情怀和文采结合在一起。

对岳阳楼的外观形貌,范仲淹惜墨如金,未作任何描述,仅以“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一笔带过。写“巴陵胜状”,也是避实就虚、大处着笔,寥寥数语后便以“前人之述备矣”一句作结。而在“阴雨霏霏”、“春和景明”两段可以借助记忆、展开想象的地方,则泼墨如注,恣肆淋漓。他借景抒情,转而述志,直至吟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百代绝唱。

三百六十八字的《岳阳楼记》,一气呵成!内容丰富,哲理精深,气势磅礴,语言铿锵。文中,范仲淹颂扬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忧后乐”精神,不仅是对同样遭贬的好友的劝勉,也是他早年就有的宏伟抱负和多年执着的追求。

范仲淹“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范仲淹在未亲临其境的情况下,凭借自己丰厚的生活阅历和高明的写作技巧为岳阳楼留下了一篇千古美文,也为读者留下了一段文坛佳话。

自此以后,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了历代志士仁人的座右铭。后人不只赞美《岳阳楼记》构造严谨,字字珠玑,文情并茂,气焰磅礴,范仲淹的书法也为人们所称道。

经历了这一过程的弄玉,折服于范仲淹的文采,范公真乃文曲星下凡。

这一年,范仲淹的新婚妻子甄氏夫人,为他生下了第四个儿子范纯粹。

范仲淹一生大都在四处奔波中,无暇照顾家室。到邓州后,合家团圆,其乐融融。在新婚妻子的精心照顾和诸子随侍的亲情中,在众多文雅幕僚的陪伴下,度过了一生中极为难得的三年惬意时光。

范仲淹创办的花洲书院成了当时邓州的最高学府,范仲淹的儿子,后官至观文殿大学士的范纯仁以及官至崇文苑校书的张载、曾任邓州知州的翰维都是从这所书院走出去的学生。

在邓州,范仲淹经常到花洲书院讲学。看着台下一双双稚嫩的双眼,仿佛看到当年的自己。

范仲淹先祖是唐朝宰相范履冰,世居邠州。范仲淹高祖范隋,唐懿宗时渡江南下,任丽水县丞,时逢中原兵乱,遂定居吴县(今苏州市)。五代时,曾祖和祖父均仕吴越,父亲范墉早年亦在吴越为官。宋朝建国后,范墉追随吴越王钱俶归降大宋,任武宁军节度掌书记。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八月丁丑日(10月1日),范仲淹生于徐州节度掌书记官舍。

淳化元年(990年),范墉因病卒于任所。母亲谢氏贫困无依,只得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玄门传说 追逃十二女警 麻烦别来沾边 穿为阴冷掌印的亲闺女 我在修真界做亿点小买卖 闺女惨死后,年代老实人爹觉醒了 明天再做正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