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13章 不信任的委任 (第1/8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一二五一年,忽必烈在蒙古草原东南部中都西北的金莲川建造了对宋作战的根据地。忽必烈准备以这里为出发点,一步一步侵入南方。此处离南宋很近。

南宋淮河流域一带,由于金宋之间常年征战,百姓大部分逃亡,土地荒芜,自然无法补给军需。如何在此停留,将是一个重大问题。

即便克服了这一难关,长江也会堵住去路。蒙古境内没有大河,因此对蒙古军来说,长江无异于天堑。去花剌子模远征时,曾经渡河的远征军都已经老的老,死的死,这样一看,南宋各城座座都是易守难攻的要塞。

“如此,不如边建造据点边行军,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准备好筏子,横渡长江,一个个击破。”

忽必烈不慌不忙,稳坐金莲川,准备发兵。这是一种稳扎稳打的攻法,

这种攻法不仅费时,也费财力,但是忽必烈对此泰然自若。

“要是吝惜钱财则无法攻下南宋。不管花多少钱都在所不惜。战争不管胜败,都是要花钱的。”

忽必烈受汉文化影响较深。

汉人认为,蒙古人不过是北方的蛮夷,而在蒙古人看来,将丰美的牧场改造成耕地,种上庄稼的汉人,是无用的。

但是同时,蒙古人也在学习汉人。连续两次西征都取得胜利,也是因为蒙古在对金和对宋作战中学到了先进的技术和作战方法。

成吉思汗非常重视文化的力量。他知道,没有文化就不能长久支配征服的土地。虽然他们在西征中也吸收了西方文化,但蒙古得以支撑的基础始终还是汉文化。博学而且经验丰富的蒙哥是知道这一点的,但是他却不够重视汉文化。

然而忽必烈知道,汉人才是蒙古最强有力的敌人。他们和欧洲人不同,无论从哪一方面讲,都与蒙古人更相像。

蒙古人与西方人融合非常困难,但是与汉人融合则非常容易。被汉人称为白鞑靼的突厥人,深受汉文化影响,已经汉化。

“我必须统治这块土地。”

忽必烈接受了蒙哥的委任之后,心中的期待愈发强烈。

西方的事情交给拔都和旭烈兀就行了。对中原的作战也不是第一次,但是这次忽必烈的任务是结束宋的统治。

淮河流域原本是一块富庶的土地。蒙古军要以金莲川为基地,让这块荒芜的土地重新变得富庶:成为攻打南宋的根据地和粮草补给所。在忽必烈看来,可以不用流血便能取得的东西,就绝不流血。

他们现在要做的,首先是消除百姓对蒙古军的恐惧之心,不能让他们闻蒙古军色变。必须让百姓知道,蒙古人在协助自己的人面前,绝不是嗜血的狼。

要想消灭南宋,首先要消灭大理。但是,此处地势偏僻,当政者独据一方,很难一举拿下。攻打,他们就像尘埃一样飞散,离开之后,又会像雨后春笋一样簇生。因此,对于这样的对手,攻打不如怀柔。

忽必烈并不着急。这一方面是他的性格,另一方面他也知道,不管是怀柔还是使用武力,最终的结果都是胜利。既然能取得胜利,那么自然是不流血为好。而且,怀柔的方式取得的胜利更能让敌人心服口服地跟随自己,他的损失也会降到最低。因此,虽然花费时间,却也只有这样的方法才能取得终极胜利。使用武力只不过是极端手段,是不得已而为之。

忽必烈精心布置的攻打计划,和之前蒙古人的战斗方法完全不同。

忽必烈在派出使者之前,首先安抚城内居民。没有百姓支持的敌城将会陷入孤立无援。

此时忽必烈再派出劝降使,如果对方拒绝,再发兵。而且即便是抵抗后再投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屠城。

忽必烈的战法,就像深入沙地中的水,逐渐在中原战线扩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当我成为邪神子嗣 大明锦绣 穿成偏执反派的娇气小玫瑰 别惹我,我的师尊个个都是悍匪 幽冥武神 红色巨兽颓然倒下之谜:苏联的最后一年 文娱:让你大赛救场,你直播写三国演义